熒光粉,俗稱夜光粉,通常分為光致儲能夜光粉和帶有放射性的夜光粉兩類。光致儲能夜光粉是熒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燈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儲存起來,在停止光照射后,再緩慢地以熒光的方式釋放出來,所以在夜間或者黑暗處,仍能看到發光,持續時間長達幾小時至十幾小時。
19世紀初,人們在研究放電發光現象的過程中開發了熒光燈和熒光粉。當時的熒光燈使用硅酸鋅鈹熒光粉,發光效率低并有毒性。1942年,A.H.麥基格發明鹵磷酸鈣熒光粉并用在熒光燈內,在照明領域引起了一次革命。這種粉發光效率高、無毒、價格便宜,一直使用。70年代初,荷蘭科學家從理論上計算出熒光粉的發射光譜發現熒光粉如由450nm、550nm和610nm三條窄峰組成(三基色),則顯色指數和發光效率能同時提高。1974年,荷蘭的范爾斯泰亨等人先后合成了發射峰值分別在上述范圍內的三種稀土熒光粉,使燈的發光效率達到85lm/W,顯色指數為85,使熒光燈有了新的突破。
稀土三基色熒光粉的特點是發光譜帶狹窄,發光能量更為集中,且在短波紫外線激發下穩定性高,高溫特性好,更適用于高負載細管熒光燈和各種單端緊湊型熒光燈。
燈用熒光粉主要有 3類。第一類用于普通熒光燈和低壓汞燈,第二類用于高壓汞燈和自鎮流熒光燈,第三類用于紫外光源等。熒光粉也有好多種類的,而且價格都是不一樣的,熒光粉具有熱穩定性好、安全環保的特點,適用於各種白光,可調節出不同的紅色,藍色,黃色等等的色彩。
上一條: 云母的概念
下一條: 深入了解氟硅酸這種化學物質